close
【357克的由來】
七子餅茶也稱「圓茶」, 有兩個說法如下:
1.唐代時期邊境貿易(茶馬古道),運茶的馬背剛好分兩邊負重前行,
一匹馬馱2件約60公斤(一件12筒約30公斤),一餅茶為357克(一筒七餅),
357克×7餅茶=2499克(約2.5公斤)。
2.據記載清朝普洱茶,當時有進貢朝廷,
而規定餅茶的分量為當時的「七兩」,
那時的一兩大約是36.875克,
根據「七圓為一筒,重四十九兩」,
只是約合258克。 之後1959年中國國務院發布
《國務院關於統一我國計量制度的命令》規定由
「十六兩一斤,改為十兩一斤」,
從此每兩正式變為50克。
但是根據傳統的七餅一提,一筒7片X350克/片≈2.45公斤。
為了便於交易及統計,最終決定每餅加上7克,
最終,七子餅的質量制定標準定為357克,
使得每一種規格的重量都更接近整數。
總結,以上這兩種說法第一個較合乎客觀判斷,
第二個雖有記載,卻無清朝時期相關普洱茶餅資訊,僅供參考。
#圖為80年代7572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