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日本歷史上最早的瓷器-有田燒】
有田燒製作影片https://youtu.be/P-J-127jEIE
金襴手(圖片出處: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)。
【有田燒】
是指出產於佐賀縣有田町一帶的瓷器。
製作原料則是陶石, 顏色較白,堅硬,沒有吸收性。
現在「有田燒」主要用佐賀縣的泉山磁石, 及熊本縣的天草磁石製作。
【由來】
400年前,豐臣秀吉出兵朝鮮, 帶回了一批優秀的陶瓷工匠。
其中一位叫做李參平的陶工, 在肥前國(現在的九州佐賀縣有田町一帶)
發現了適合製作陶瓷的土壤, 有田於是開始發展,
成為日本生產瓷器的發源地。
濁手紅葉文花瓶:第15代酒井田柿右衛門作品(圖片出處:柿右衛門)。
【伊萬里與有田的淵源】
江戶時代,有田一帶所燒製的瓷器產品, 都是經由伊萬里港輸出,
因此市場上便以「伊萬里」稱之。 然而,到了明治時代,
一般都是以陶瓷產地來命名, 因此有田地方的瓷器便改稱為「有田燒」。
因此在江戶時代有田所生產的「伊萬里」, 就稱為「古伊萬里」。
17世紀後期起,有田燒被大量出口到歐洲。 由於有田町不靠海,
當時都要透過海港伊萬里出口,
所以有田生產的瓷器又被稱為「伊萬里燒」。
後來明治時代隨著鐵路運輸開通,
有田燒不再需要透過伊萬里就能運送到日本各地,
從此才與伊萬里燒有了區分。
KOMON系列瓷盤(圖片出處:KIHARA ㄙonline store)。
【樣式】
依據燒製年代和款式的不同, 有田燒又分為古伊萬里、
古九谷與柿右衛門樣式等等。
此外還有只用來「獻上用」的上等有田燒,
包括專供藩主使用的「鍋島樣式」,
以及進貢皇室的「禁裏樣式」,
都是最高級的有田燒。
【輸出歐洲已經有差不多350年歷史】
當時正值明清朝交替期的中國, 於1656年有海禁令,停止了瓷器的輸出。
日本製的瓷器繼而受注目, 於1647年,
中國商人首先將伊萬里・ 有田燒輸出到外國。
之後於1650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將伊萬里・ 有田燒輸出到越南河內。
有田燒的品質水準被肯定, 於1659年開始大量輸出到中東及歐洲,
深受歐洲王公貴族的喜愛。
德國亦受有田燒影響, 創製了著名的「邁森瓷器」。
如今,日本有田町與德國邁森市、 中國景德鎮分別結成姐妹友好城市。